将本站设为首页
收藏爱看小说网

爱看小说网

首页 书架
字:
背景色: 关灯 护眼
首页 > 铁骑签到系统:开局砍翻蛮族王 > 第34章 矿物药材

第34章 矿物药材(1 / 2)

见赵队率犹豫,陈洛理解他的顾虑,快速思索着:“不需要你直接动手。只需告诉我,药材具体在哪口箱子,看守情况如何。另外,明日清晨,队伍出发前,能否制造一点小小的混乱,吸引周校尉的注意力,哪怕只有片刻?”

赵队率眼中精光一闪,明白了陈洛的打算:“调虎离山?你们想趁机偷梁换柱?”

“是取回本该属于边城的东西。”陈洛纠正道,语气坚定,“此事若成,边城军民永感大德。若不成,所有责任,我陈洛一力承担,绝不会牵连赵队率分毫。我可立下字据!”

他知道空口无凭,必须给对方一颗定心丸。

赵队率再次陷入沉默,内心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斗争。一边是军法如山,另一边是眼前惨状和内心良知。

过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久,他重重吐出一口气,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:“字据不必了,我信你陈曲长不是出卖朋友之人。药材就在标有永济堂标记的三个樟木箱子里,混在第二批金疮药中,由周校尉的两名心腹亲兵日夜看守。明日辰时初刻,队伍集结准备出发时,我会以检查马匹蹄铁为由,设法将周校尉引开片刻。但时间极短,你们动作必须要快!而且,需要准备好外观相似的替代物,否则立刻就会被发现。”

“足够了!多谢赵队率高义!”陈洛心中一块大石落地,激动地想要拱手,不料牵动伤口,一阵咳嗽。

“陈曲长保重。”赵队率扶了他一下,眼神复杂,“边城…不能没有你这样的将领。我所能做的,仅此而已。望你好自为之。”

说完,他重新拉上布巾,如同来时一样,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色中。

狗子赶紧过来扶住陈洛:“曲长,他答应了?”

“答应了!”陈洛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,“快,扶我回去!立刻去找李将军和周式,我们有要事商议!”

回到营帐,陈洛立刻将情况告知了尚未安歇的李震和闻讯赶来的周式。

李震闻言,又是愤怒又是激动:“好个周扒皮!竟敢私吞救命药!老子恨不得现在就宰了他!”

“将军息怒,小不忍则乱大谋。”陈洛劝道,“当务之急,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药材换出来。我们需要立刻准备三口相似的箱子,装上…沙土或者碎石,重量要差不多。还要挑选几个手脚麻利、绝对可靠的弟兄,明日清晨行动。”

周式立刻道:“箱子好办,营中就有废弃的药材箱,稍作处理即可。人手,我带我的亲兵队去!都是跟着我出生入死的老兄弟,嘴巴严,手脚快!”

李震点头:“好!此事就交由你二人全权负责!务必小心,绝不能走漏风声!若事有不谐!”他眼中寒光一闪,“必要时,可以让那周校尉意外一下!”

为了救命药材,李震不介意采取一些非常手段。

计议已定,众人立刻分头准备。

边城的这个后半夜,在表面的平静下,暗流汹涌。

陈洛几乎一夜未眠,期盼着计划顺利,又总担心出现纰漏。

他的伤势让他无法亲自参与行动,这种无力感再次袭来。

他只能反复推演可能出现的意外,并思考得手之后,如何应对郡守府可能的追查,以及下一步该如何彻底解决药材依旧短缺的危机。

天,终于蒙蒙亮了。

辰时将近,押运队的营地区开始有了动静,士兵们开始收拾行装,给马匹套上鞍鞯。

周校尉打着哈欠走出营房,神情倨傲地巡视着。

赵队率跟在他身后,看似一切如常。

赵队随意地指着周校尉坐骑的后蹄,惊呼道:“校尉大人,您的马这蹄铁似乎有些松动,长途跋涉恐有风险,不如趁现在检查加固一下?”

周校尉闻言,低头看去,果然看到那匹骏马的蹄铁似乎有些歪斜。

他虽不耐烦,但也怕路上出事,嘟囔道:“真是麻烦!快去叫随军的蹄铁匠来!”

“属下这就去!”赵队率应道,转身快步离开,在经过那批“特殊物资”存放的帐篷时,对看守的亲兵随意说了一句:“校尉大人叫你们也过去搭把手,看着点东西,这里我先照看一下。”

那两名亲兵不疑有他,见周校尉确实在那边等着,便应了一声,朝那边走去。

就在这短暂的交接的空隙,早已埋伏在附近的周式和他的两名亲兵闪出。

他们穿着普通民夫的衣服,脸上抹着黑灰,迅速撬开那三口标有“永济堂”的樟木箱子,将里面用油纸包好的珍贵药材飞快取出,同时将准备好的、重量相当的沙土袋塞了进去,重新钉好箱子,整个过程不过几十息的时间!

完成后,几人迅速撤离,消失在营房的拐角处。

就在他们离开的下一秒,赵队率带着蹄铁匠慢悠悠地走来,对刚刚返回的那两名亲兵点了点头:“没事了,你们继续守着吧。”

一切天衣无缝。

片刻之后,周校尉检查完马蹄,不耐烦地挥手:“出发!尽快离开这晦气的地方!”

押运队伍缓缓开动,驶出了边城城门。

就在他们离开后不久,三口装满救命药的箱子,被秘密送进了张仲景的医帐。

当张仲景打开箱子,看到那些品相上乘的黄连、黄芩时,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:“天佑边城!天佑边城啊!有这些药,至少能多救回上百条性命!”

李震重重拍了拍陈洛的肩膀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药材到手,七八十斤药材,对于成百上千的中毒将士而言,不过是杯水车薪,但能救一时水火,给了张仲景和医官们奋力施救的底气。

李震亲自督管,将这批药材列为最高机密,由绝对可靠的心腹看守,取用皆需张仲景亲笔签字、李震用印,严防消息走漏。他还加强了城防巡查,派出了斥候远远缀着周校尉的队伍,既是防备事情败露,也是确保赵队率的安全——一旦事发,赵队率首当其冲。

张仲景抓紧时间,根据药材的实际种类和数量,重新调整方剂,力求将每一分药效都用在刀刃上。

整个边城,在一种外松内紧的氛围中,艰难地恢复着元气。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