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澄迈抄家,为何要给州府交钱?”
“你欲除陈家,王弘业答应派州兵支援,事后不投桃报李?”
“先生何出此言?可是在怀疑学生!”
“王弘业为人,老夫比你清楚。”
“唉……那学生只好实话实说了。”
“讲。”
“昨夜,他曾主动向我索贿一百五十贯,被我严词拒绝。”
“为何?”
“因为学生时刻谨记先生的教导:行事应秉持道义,走正道而行。”
李景让欣慰地点了点头,心中稍安。
他方才听黄举天提及,希望他升任崖州刺史,险些以为这心爱的弟子为了先生仕途,竟去向王弘业行贿。
以此等龌龊手段得来的官职,莫说刺史;
即便是宰相之位,他也绝不稀罕。
“若先生无其他教导,学生想带那帮新上任的衙役,到陈家废墟处做训话,不知可否?”
“为何跑那么远?”县衙不行么?
“顺便再搜查一番,看看有无地窖之类。”
李景让略一沉吟,便点头同意了。
黄举天恭敬地向先生行礼告别,迈着正直的四方步跨出大堂。
迎着阳光,他抬手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,暗想:
‘都说年老成精……我这白捡先生果然敏锐。看来日后行事,还需更加谨慎才是。’
想到待会儿要说的大事,黄举天脚步不由地沉重起来。
他唤来成亮,交代道:
“通知他们,即刻出城集合。还有,你……”
半个时辰后。
城外,紧邻陈家的一片空旷之地。
以黄举天为中心,百余人围坐于他身前——
创业初期,县城内并无合适的集会场所,众人只得露天议事。
黄举天环视众人,神色肃然,缓缓开口道:
“今日召集,我有三件事要说。”
他略作停顿,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;
见孩子们皆屏息凝神,才继续说道:
“其一,陈家已除,澄迈局势初定,但此非我等最终所求。”
“其二,天下大势,你们心中有数。
“大唐朝廷腐朽,官吏贪墨,百姓困苦,为父岂能坐视不理?”
“所以——”
他深吸一口气,语气陡然加重:
“为父决意伐唐,还世道清明!”
话音落下。
场中一片寂静。
义子们面面相觑,却无人露出惊诧之色;
甚至有人眼中闪烁着明显的兴奋。
事实上,众人对义父多年来,在泰山深林中训练他们的用意,早已心有所悟。
只是未曾点破。
如今,黄举天将话挑明,成亮虽有些担心黄家家主与大家翁的反应,但仍率先起身,抱拳道:
“阿郎高瞻远瞩,成亮与兄弟们愿誓死相随!”
紧接着,众人纷纷起身,齐声应和:
“愿随义父,共举大业!”
“好。”